英国驾驶与车辆标准局(DVSA)宣布:自明年年初起,驾照理论考试将新增心肺复苏(CPR)与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相关内容。政策的逻辑很直接——当道路突发意外时,驾驶者往往是第一到场的人。如果能在救护车抵达前做对一两件事,结局可能完全不同。本文以“政策要点—背景意义—备考与实用”为线索,带你快速掌握这次改革的关键信息与应对策略。
政策要点:考什么、怎么考、何时生效
1)新增考查范围
- CPR基础:识别“无反应、异常呼吸”的情况,何时启动胸外按压、按压的频率(约100–120次/分)与深度(约5–6厘米)等核心要点。
- AED使用:认识公共场所常见的除颤器、开机自检与语音提示的遵循、在安全前提下贴片、避让电击等。重点理念是:任何人都可按设备提示操作AED。
2)理论题型与例题方向
- 多项选择题将覆盖“急救场景判断”“呼救流程(999)”“按压要点”“AED可由谁使用”等。
- 危险感知部分虽以视频为主,但官方学习材料将嵌入“发现异常、先保安全、立呼救”的意识培养。
3)分值与通过线保持稳定
- 理论测试仍由50道选择题与危险感知视频组成,选择题43/50为及格线的框架不变(以官方最新考试手册为准)。
- 官方将同步更新学习资源,确保考生在备考阶段就能获得标准化急救知识。
4)时间表
- DVSA明确新题从明年初起纳入。现阶段备考的考生可先按现行大纲准备,同时关注教材与模拟题库的更新节奏。
我们的判断:本次改革并非“增加难度”,而是“补齐短板”。题目以常识+规范为主,避免专业化过深,重在培养通用处置能力与风险意识。
为什么现在要把“急救”放进驾考?
1)现实数据的压力
- 英国每年有超4万人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,存活率不足10%。
- 如果在3–5分钟内实施CPR+AED,存活率可显著提升(可达数倍)。
这意味着:驾驶者在路面早一步识别并启动急救流程,对结局影响巨大。
2)角色定位的改变
- 传统驾考强调“避免事故”。此次改革进一步强调:当事故或突发状况已经发生,司机如何保护现场、呼救与先期处置。
- 这与近年“公共AED普及化”“社区急救培训常态化”的方向一致——让每一位司机成为具备基本急救素养的公民。
3)政策外溢效应
- 培训行业:驾校与线上课程将新增CPR/AED模块,教学供给会更规范。
- 职场与校园:雇主和学校可能更愿意支持员工/学生参加CPR培训,因为“社会共识”提高了。
- 公众基础设施:对AED覆盖率、位置标识与可及性的关注度将上升,推动更多商场、车站、球场配置设备并完善指引。
我们的判断:把急救纳入驾考,将迅速提升社会层面的急救响应力。它不是医学教育,而是**“做对第一步”**的普及。
如何备考,也如何“真能用得上”
1)备考清单(理论)
- 掌握流程:发现“无反应、异常呼吸”→ 立即呼叫999 → 启动CPR → 就近取来AED并按语音提示操作。
- 关键要点:
- 胸外按压频率约100–120次/分;深度约5–6厘米;尽量减少中断。
- 按压位置为胸部中央;双臂伸直、肩膀在双手正上方,用身体重量下压。
- 使用AED时遵循语音指示;分析心律和电击前,确保**“无人接触伤者”**。
- 题型感知:熟悉“谁能用AED(任何人)”“何时开始按压(不正常呼吸)”“何时暂停(AED提示或专业人员接手)”等标准答法。
2)学习资源与训练建议(实践)
- 关注DVSA发布的新版学习资料与题库;选择包含急救模块的模拟题App/网课。
- 有条件者,报名短时实操工作坊(社区、学校、体育馆常见)。哪怕一次有效练习,也能显著提高动作准确性与心理准备度。
- 熟悉你常去场所的AED位置(购物中心、地铁站、图书馆、体育场等),在紧急时能少走弯路。
3)考后也有用的“路边四步”
- 先确保安全:评估来车与环境风险。
- 呼救:明确指派路人拨打999并取来AED。
- 持续按压:尽量不停手,直到AED可用或救援到达。
- 交接:救援人员接手后,按指示协助。
提示:本文为公共安全知识普及,并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;在任何紧急情形下,请以999调度与现场专业人员指示为准。
把CPR与AED纳入驾照理论考试,是一次以生命为中心的制度升级。它不要求每位司机成为急救专家,而是确保在关键几分钟里,能识别、会呼救、敢按压、会用AED。
对考生而言,新增内容可通过标准化材料与模拟题轻松覆盖;对社会而言,这将提升公共场所的急救可及性与公众自救互救能力。
明年起备考的同学,不妨把急救模块当作“送分题”去准备;而当我们真正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,这些“考过的知识”,也许正是能救人一命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