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许多已经在澳大利亚扎根的移民来说,最大的心愿莫过于把年迈的父母接来身边,共享天伦之乐。然而,现实却常常让人心酸:申请父母签证不仅费用高昂、手续复杂,最令人绝望的是要等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。
眼下,澳大利亚的父母签证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积压。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,父母签证申请的排队时间可能长达 14 年到 31 年。对很多家庭来说,这几乎意味着“等不到”。
等待时间漫长到令人崩溃
根据现有数据:
- 付费类父母签证(Subclass 143):预计处理时间约 14 年。
- 普通父母签证(Subclass 103)或年迈父母签证(Subclass 804):预计处理时间超过 30 年。
- 积压申请总量超过 15 万份,并且仍在持续增加。
- 近几年,已有数千名申请人在漫长的等待中去世,未能等到结果。
一个简单的例子:如果一位 70 岁的母亲今天递交 143 类付费类父母签证,她可能要等到 84 岁才能获批。如果选择的是非付费类的 804 类年迈父母签证,她甚至要活到 100 岁以上才有希望拿到结果。这样的等待让团聚梦想几乎变得不可能。

为什么会这么久?
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- 配额严格受限
澳洲每年的父母签证配额被严格控制,目前大约为 8,500 个。其中大部分名额分配给付费类父母签证,普通和年迈父母签证只剩下少量名额,远远满足不了需求。 - 申请人数庞大
澳洲是移民大国,很多移民家庭都希望父母能来团聚。过去十年,申请人数逐年递增,导致排队越来越长。 - 优先级靠后
在移民政策中,技术移民被视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,获得更多资源。而家庭团聚类签证在优先级排序中靠后,自然处理速度更慢。 - 制度设计滞后
目前采用的是“排队制”,即按照提交日期顺序处理。申请人只能“慢慢等”,没有灵活机制来缩短等待。
家庭的无奈与心酸
漫长的等待不仅仅是一个数字,它对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现实影响:
- 时间的残酷:很多年迈父母可能在等待过程中离世,子女无法尽孝。
- 高额费用:付费类父母签证的费用接近 5 万澳元,非付费类虽然便宜,但等待时间漫长到几乎失去意义。
- 情感折磨:无法确定父母何时能来澳洲,很多家庭只能在“等待—失望—再等待”的循环中煎熬。
- 生活计划受阻:住房安排、医疗保险、养老计划都因签证不确定性而搁置。
一个真实的场景是:很多父母每年只能依靠探亲签证来澳洲,待半年后又不得不回国。孩子们要在照顾父母与工作生活之间来回奔波,父母则在不断往返中耗尽体力和经济。

现行制度的两难
在父母签证体系中,常见有两条路:
- 付费类(Contributory Parent Visa,143 类)
- 优点:等待时间“较短”,约 14 年。
- 缺点:费用高昂,每位父母需要支付近 5 万澳元。
- 优点:等待时间“较短”,约 14 年。
- 非付费类(Parent Visa 103 或 Aged Parent 804)
- 优点:费用低,申请门槛较低。
- 缺点:等待时间可能长达 30 年,几乎失去实际意义。
- 优点:费用低,申请门槛较低。
这让家庭陷入两难:要么掏出巨额费用换取相对“可等”的等待期,要么选择便宜却可能等不到的签证。
改革呼声与可能的出路
澳大利亚社会和学界早已注意到这一问题,并提出了多种改革方向:
- 增加配额
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扩大年度签证发放数量。比如,加拿大每年为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约 28,500 个父母和祖父母团聚签证,远高于澳洲的 8,500 个。新西兰也有类似政策,并通过增加担保人财务要求来平衡成本。 - 临时父母签证(Subclass 870)
这是目前澳洲政府推出的一种缓冲措施,允许父母以临时身份在澳洲居住 3 至 5 年,虽然不能转永居,但能缓解家庭分离的痛苦。 - 抽签制度
有专家建议借鉴加拿大的模式,对部分父母签证采用抽签制度,而不是单纯依靠排队。这样虽然有随机性,但至少可以让部分家庭更快实现团聚。 - 提高透明度
政府可以更清晰地公开排队进度,让申请人知道自己大致的等待时间,而不是长期处在不确定中。 - 调整费用与条件
对付费类父母签证适当下调费用,或允许分期支付,让更多家庭能够承担。

家庭应对的策略
面对现有的制度和漫长的等待,家庭并非完全无能为力:
- 优先考虑付费类签证
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付费类虽然费用高,但至少等待期相对可控。 - 利用临时父母签证
可以先让父母通过 870 类临时签证来澳洲生活几年,缓解思念之苦。 - 材料提前准备
确保所有文件齐全,比如医疗检查、无犯罪记录证明等,以免拖延。 -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
移民政策会随着选举、社会舆论而变化,随时准备调整申请策略。 - 做好心理与财务规划
这是一个“持久战”。提前规划资金,准备好应对漫长等待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未来能不能破局?
父母签证的困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要彻底解决并不容易。短期来看,等待时间仍会是很多家庭的痛点。但从长远看,随着澳洲人口老龄化、社会多元化,政府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父母签证的意义。
- 如果能增加年度配额,等待时间将逐步缩短。
- 如果能改进临时签证制度,家庭团聚至少能得到阶段性实现。
- 如果引入抽签机制,不再单纯“排队”,公平性可能会更强。
澳洲父母签证的“超长等待”已经成为家庭团聚的最大障碍。
高昂的费用、数十年的等待、超过 15 万件积压申请,都让这一签证类别显得无比艰难。
不过,也不能完全悲观。政府已经在尝试通过配额调整和临时签证缓解问题,未来如果能参考加拿大、新西兰的做法,加大父母团聚的力度,那么数十年排队的局面有望逐步改善。
在那一天真正到来之前,家庭需要做的就是:尽早申请、合理选择签证类别、准备好资金与心态,并随时关注政策变化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这场看似漫长的等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