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9日,美国迎来了历史性的“六月节”(Juneteenth),这是纪念1865年6月19日结束奴隶制的日子。然而,特朗普却在这一天出乎意料地发文:“美国假期太多,影响企业生产,就连工人们也不愿意放假!”引发了舆论热议。
特朗普“怼”假期:为了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
特朗普在其账号上写道:
“美国的非工作假期实在太多,这让许多企业停产,国家损失了数十亿美元。工人们也并不希望这样。很快,我们一年中每个工作日都会成为假期。如果我们想让美国再次伟大,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!”
—— Donald J. Trump

他甚至顺带抨击了自己在2024年提出的增设纪念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节日方案:
“我们不会为了5月8日和11月11日这些重要历史日子放假,美国已经有太多节假日啦!”
特朗普认为,如果不削减假日数量,美国经济和企业活力将受损。
“六月节”是什么?为何引发争议?
“六月节”(Juneteenth)起源于1865年,是庆祝奴隶制在德州实际宣告终结的日子。2021年,拜登签署法案将其设为联邦假日,成为继马丁·路德·金纪念日后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国国家纪念日。
前总统拜登当日赴德州加尔维斯顿教堂出席活动,并表示:
“六月节是自由的日子,是纪念的日子,也是庆祝的日子。”
在社会庆祝声中,特朗普却“爆冷”发出批评。有媒体进一步指出,他甚至有意“取消”六月节的联邦假期,认为这仅增加经济成本,且“工人们也不想要”。
特朗普为何如此“矛头直指假期”?
经济至上 vs. 节日价值
特朗普的观念很明显——“假期越多,生产力越低,经济损失越大”。他写道:“每年因假期停产,美国损失数十亿美元。”
但反观统计,美国11天联邦假日(包括六月节)并不比其他发达国家多,反而比许多国家少。对多数私营企业员工而言,他们甚至没有带薪假期,更谈不上“放假成灾”。
政治议程与文化对抗
特朗普强调,“假期太多”绑定了他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的核心口号——鼓励勤劳、反对福利。他此前推行的政策中,也不乏打击“低生产力”公共部门、抵制DEI多元文化倡议的倾向。
他还曾在3月建议政府员工辞去低产职位,去私企干活,或到梦想目的地度假”。这与眼下“削假期”的叙述一脉相承——公共支出应降,工作时间应增。
网民反应
特朗普一发声,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迅速反驳:
“私企根本没强制放假,很多假期我们也不放。”
——网友在评论区指出。
另一条热门评论写道:
“先让国会那些议员一周工作40小时再说。”
——讽刺立法者享受假期多,但实际工作较少。
当天,全美多个城市(如湾区奥克兰、旧金山、德州加尔维斯顿)依旧热烈庆祝六月节。然而,特朗普政府对此几乎“零互动”:白宫新闻秘书Leavitt在记者会上坦承,当日“我们照常办公”、“并未追踪总统是否签署有关节日的声声明”。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拜登当天公开致辞,强调其将“永远坚持六月节这一联邦假期意义”,并抨击那些“试图抹去历史”的声音。
特朗普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
在2020年竞选期间,特朗普曾是六月节的“倡导者”,曾将纪念日设为竞选承诺之一,并且在当年取消原定于6月19日在塔尔萨集会的安排,表态“我让六月节变得很出名”。
但2025年,他却不但不庆祝,还表达“假期抵触”,其反差令人质疑其真实动机。

假期政策该如何平衡?
✅ 假期真的这么“昂贵”?
按照特朗普的说法,假期使美国损失数十亿美元。但事实上,联邦假期主要影响部分政府机关、证券市场和大型银行,许多私企并不关闭,甚至没有带薪。
而且,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,美国的法定节假期明显偏少。
短期内“减少假期”并不意味着“增加产出”,劳动动力、效率和职工满意度也会被削弱。
✅ 文化记忆 vs. 生产效率
六月节对美国黑人群体及全体国民,既是沉痛的文化烙印,也是进步的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从奴隶到自由,这段历史不能被轻易“隐形”。
特朗普的“少放假”主张,是否意味着他对这段历史本身并不认同?
✅ 政治博弈:口号还是实质?
特朗普强调“假期太多”,但缺乏具体改革方案。在众议院有共和党多数的情况下,他可以提出修改联邦假期法案,却至今尚未推进。
相反,他通过言论博得民意,并没有真正改变假期结构。
假期不该随意取缔
特朗普这番言论再次暴露出:他更看重经济指标、市场运行和大企业效益,而较少关注文化历史与基层感受。即便未来真的削减部分联邦假期,也不应回避历史问题或忽视民生。
假期,不仅是日历中的红色标记,还是集体记忆、社会认同和劳资平衡的体现。它既能凝聚国民,也能缓冲压力。真正要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,可能不是随意砍假,而是如何设计“有意义、有尊严”的假期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