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8月1日的临近,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进入了关键倒计时。
近日,美国两党参议员齐聚渥太华,与加拿大总理就持续不断的关税威胁进行讨论。
这支四人代表团由参议院财政委员会资深成员、俄勒冈州民主党参议员罗恩·怀登带队,成员还包括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丽莎·穆尔科斯基、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人玛吉·哈桑,以及内华达州的凯瑟琳·科尔特斯·马斯托。
他们此次访加的主要目的,是为即将到来的USMCA寻找突破口。
在8月1日最后期限之前,双方正试图缓解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,尤其是在软木、乳制品、数字服务和清洁能源补贴等方面的争议。
代表团不仅与加拿大总理卡尼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闭门会议,还密集拜会了多位核心内阁成员,包括贸易部长勒布朗、财政部长尚皮、外交部长阿南德和工业部长若利,显示出美方对这次谈判的高度重视。
尽管会议后卡尼并未透露细节,仅表示“会谈很好”,但美方代表的表态却值得我们注意。
软木争端再起,美国施压加码
软木贸易历来是加美经贸关系中的敏感话题。
此次,美国再次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威胁将对加拿大软木出口加征高额关税,甚至翻倍以上。
这不仅让加拿大出口商忧心忡忡,也使得原本脆弱的贸易氛围变得更加紧张。
怀登参议员明确指出,软木关税问题在会谈中被重点讨论。他提到,“我们现在对于推进的方式有了清晰思路”,可能围绕某种“配额安排”展开。
这意味着,谈判的焦点很可能转向以数量限制换取关税减免。这种方式虽然不理想,但在当前局势下,对加拿大来说或许是一个“次优解”。
加拿大方面显然也有所准备。据总理办公室透露,新任幕僚长布兰查德上周已前往华盛顿“推进谈判”,而贸易部长勒布朗也将在本周返回美国,持续施压。
从动作频率看,加拿大政府已进入谈判“紧要关头”。
美方立场软化,加拿大有谈判空间
虽然美国目前在舆论和政策上显得“咄咄逼人”,但代表团此行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:
美国国会希望“搭桥而非筑墙”。
怀登表示,美国消费者面临高通胀和成本上升,关税问题不仅是国家间博弈,也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生活。
他强调:国会有意与加拿大方面展开“建设性合作”。
这一表态值得重视。因为在美国国内选举将近、对外政策容易被操纵为“强硬牌”的当下,参议员们依然强调合作,说明至少在国会层面,美国并不想让USMCA机制失灵。
更重要的是,代表团并非“空手而来”,而是明确提出通过配额等机制寻找突破口,这意味着谈判可能不再停留在立场对抗,而是进入到实质交换阶段。
穆尔科斯基等议员也重申维护USMCA完整性的必要性,这对加拿大是一个稳定信号:
现有框架不会被彻底推翻,而是有机会修修补补维持下去。
这为加拿大争取有利条件,赢得了时间和空间。
谈判策略成关键
目前距离USMCA争端磋商最后期限仅剩不到两周,加拿大接下来的动作将直接决定是否能成功避免贸易冲突升级。
首先,可以预见的是,加拿大会在软木和乳制品问题上尽可能维稳,尝试用配额或合规性调整的方式避免激怒美方。
其次,在数字服务和清洁能源补贴方面,加拿大可能会启动技术性澄清或豁免机制,以换取对方让步。
毕竟这些领域牵涉到本国长远产业布局,加拿大很难“直接妥协”。
更重要的是,卡尼政府将继续借助“国际盟友”形象博取美国国内温和派的支持。参议员代表团的表态本身就是一种外交成果,足以向国内展示:
加拿大并非挑衅方,而是在试图维持秩序。
从外交策略上讲,未来几天中,加拿大可能继续安排幕后磋商,同时适当释放“对合作持开放态度”的信号,避免被贴上“破坏协议”的标签。
但归根结底,谈判结果能否达成,将取决于美国政府内部是否愿意就选举前的贸易问题让步。
加拿大需灵活应对
此次参议员代表团访加,既是一次信号传递,也是美方主动“降温”的尝试。虽然分歧犹存,但对话通道仍然畅通,这是当前最积极的因素。
加拿大接下来需要展现的是灵活性与战略定力,既要守住关键利益,也要避免在公众面前失分。
如果能顺利达成协议,不仅有望缓解双边紧张,也将为加方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赢得宝贵的信誉与筹码。
但如果谈判失败,加拿大可能面临的是:
- 实质性的出口打击
- 跨境供应链受阻
- 产业信心下降的连锁效应
这场关税拉锯战,很可能成为未来几个月中,加美关系的分水岭。